信息网_www.520link.cc

爱链网_信息网 > 河南信息 > 周口信息 > 正文

北京冬奥场馆建设:让“粉丝”贴近赛场(2)

网络整理 2019-08-14 05:52

数据显示,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环境优势明显。GWP值是衡量制冷剂对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的一个指标,过去采用氟利昂类制冷剂,GWP值超过3000,二氧化碳作制冷剂,这个值为0。

在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看来,二氧化碳制冷还有更多好处,比如更加省电。像国家速滑馆这种12000平方米的冰面,如果用过去的制冷剂,一年运行80%的时间,大概要上千万元电费,用二氧化碳制冷,电费只需要200多万元。

而且,用它制出的冰质量好、冰面平整。

二氧化碳制冷还能更高效地回收热能。过去的制冷系统,热回收无法直接达到浇冰车需求的75℃-80℃,需要二次加热。通过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回收的热则可以直接利用而不需二次加热。

“绿色办奥”是北京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一项重要原则。桂琳说,国际奥委会对此提供了很大帮助和鼓励,召开多次视频会议。过去多次“VDOR”会议,都在推动解决制冷剂的问题。

三年前,北京冬奥组委就提出了使用二氧化碳制冷。随着技术革新,目前二氧化碳制冷已经不需要那么大的机房了,各项技术也在不断成熟。

因为二氧化碳制冷剂设备初期投资大,以往的奥运场馆都没有“尝鲜”。国家速滑馆第一次吃螃蟹,“连螃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没有先例,就意味着系统运行的一系列指标、参数都是未知。

与液体制冷剂相比,气体制冷剂在与液体不断转换过程中会对管道带来很大压力,管道材质必须是钢材,新采用的制冷剂初期投资将影响整个奥运场馆建设的预算。此次会议上,国际奥委会的专家也确认了相关问题。

未来,国家速滑馆12000平方米的冰面将全部采用二氧化碳制冷,不仅将实现对环境的“零影响”,每年还将节约电费数百万元。作为国家队训练基地,首都体育馆也将常年使用二氧化碳制冷。

“冰丝带”将成为全球首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馆,也是奥运会级别场馆的首次应用,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赞许。

让观众像“粉丝”贴近现场

“奥运会场馆建设可谓是全世界比赛场馆建设中涉及事务最多、最复杂的场馆建设。”桂琳从事规划建设行业20多年,参与冬奥会场馆建设工作后,深有体会。

“我们的雪上项目比赛,直升机不待命,雪道救援人员不待命,运动员是不能往下滑的。奥运会的比赛和一般的比赛真的不一样。”

桂琳说,建设不止是造一座房子或改造一座场馆,还牵涉到赛时运行、赛后可持续利用,材料和能源要考虑“绿色低碳”,预算要本着“节俭办奥”的原则。

“奥运会是全世界运转最好的赛事,注册人员十几万,观众上百万,在十几天内,十几万上百万人来到集中区域,涉及的事项非常多。比赛、转播、观看、安保,它背后要做极大量工作。”

桂琳以花样滑冰的转播举例。一般来说,比赛前3小时灯光要设置到转播效果,并保持稳定,赛前半小时各项灯光运行就不能动了。可是,“你不能只想到转播,还得考虑现场观众的感受。观众买票来看一场比赛,也希望得到更好的现场体验,如果赛前半小时就不能动灯了,观众会失去很多互动体验。”

解决这样的矛盾,就涉及场馆运行问题。人、物、事等整个流线,都必须设置好灯光的点位计划,某一个开关在某个时刻,是一定要有专人盯着的。

灯光是场馆建设中涉及比赛的一个小细节,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另外,选择何样的理念,也是场馆建设中面临的一道课题。

比如安保。从安保的视角来看,无论是雪上项目还是冰上项目,观众离比赛区域远一些,安保的控制难度就小一些。但是,观众离得远,既影响观众观看,又影响转播效果。

Tags:粉丝(200)让观众(7)国家队(26)vdor(2)场馆建设(3)二次加热(1)体育照明(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北京冬奥场馆建设:让“粉丝”贴近赛场(2)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