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520link.cc

爱链网_信息网 > 河南信息 > 周口信息 > 正文

周口郸城:好媳妇接公婆回家住高楼蔚然成风

网络整理 2018-11-03 04:42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 记者 徐松 文/图

“好政策,好媳妇,好好好……”婆婆给儿媳妇戴上大红花,儿媳妇高高兴兴地将公公、婆婆从村头小屋接到自己家居住,村头小屋立即拆除。7月21日,烈日如火,在郸城县汲水乡押岭行政村、小刘庄行政村,12户好媳妇比孝顺,先后把自家公公婆婆接到自己宽敞的大房子,公公婆婆脸上乐开了花。

周口郸城:好媳妇接公婆回家住高楼蔚然成风


郸城县在脱贫攻坚“百日会战”中,为解决深度贫困、消除独居老人生活困难问题,把“将被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形成一条通告在全县推行,激励引领“媳妇戴红花,婆婆接回家”孝老爱亲新风尚。

“习惯”在作怪

老头老太太不愿意“回家”

“父母生儿育女、养大成人,盖新房、娶媳妇、分锅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事。绝大多数老人图生活方便,不愿意和儿孙一起居住,便在老宅单起炉灶。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儿孙翻盖房屋住上了高楼,父母还在村头居住。以至于形成了‘儿孙住高楼,爹娘住村头’的反差现象。其实,并不全是子女不孝,而是一种‘习惯’在作怪。”郸城县汲水乡乡长梁辉说,全县两年来广泛开展“两建三扶四评”之评孝老爱亲户时,就发现了这种现象,评出来的孝顺媳妇大多是常年坚持给老人端吃送喝、换洗衣被,逢年过节接老人回家欢欢喜喜大团圆。可是,谈到接老人回家居住,这些好媳妇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他们不愿意回来住,好像是显得我们不孝顺一样。”

“出乎意料,儿媳妇好说话,思想工作的关键是老头老太太。”郸城县交通运输局驻押岭行政村第一书记王成龙满怀一腔热情,甚至拿出郸城县公、检、法、司4家联合下发的《关于敦促赡养人将被赡养人限期接入安全住房》的通告,做“独居老人”子女的工作。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社会普遍认为“把老人‘赶’到村头居住的不孝儿媳妇”的思想工作一点即通,难点确在老头老太太身上。

周口郸城:好媳妇接公婆回家住高楼蔚然成风


“说实话,儿子媳妇都孝顺,有好吃的从来没有短过俺的嘴。俺都七老八十了,儿子也都五六十了,儿子都有孙子了,一家十几口挤到一起不方便。再说了,儿子和孙子都分家了,儿子接我回家住,那孙子是不是要接我儿子儿媳妇回家住呀?”王成龙带着押岭村党支部书记邢东建、交通运输局驻村队员杨法明、车红涛等人逐户逐人做工作,本就热得汗流浃背,听了老人们的百般抵触,他们急得额头上滚落的汗珠更大了。

“你家三个儿子都盖上了楼房,争着让你们俩回家住,你们还坚持住在这两间老宅,不是给你们儿子办丢人吗?当然,你们心里知道儿子很孝顺,别人知道吗?”王成龙把梁辉请来当说客,终于做通了第一户86岁老头李传万的思想工作,82岁的老太太付玉兰也慢慢“妥协”了。

“趁热打铁。搬!不然老太太又该反悔了。”李传万的三个儿媳妇按照商量好的计划,你搬着电扇、我抱着被子、她掂着衣服,在县乡村干部们的帮助下抬床、揭锅,一会儿把老人的“村头小屋”搬空了。

李传万的3个儿子都是三代同堂了,大儿媳张素文60岁、二儿媳谢桂英56岁、三儿媳段秀芝53岁。“大嫂子全家常年不在家,搬过去也是爹娘独住,不行;二哥不在家,二嫂子还照顾着两岁小孙子,不方便;住俺家。”李传万的三个儿媳妇为了想一个万全之策,妯娌仨开了好几次家庭会议,最终,三儿媳妇段秀芝“抢”到了彩头。

这不,老人的思想工作刚一做通。按照安排好的议程:老太太为三个儿媳妇戴上大红花,三个儿媳妇主动搬家,村干部举着“媳妇戴红花,婆婆接回家”的条幅,热热闹闹地把两位老人接回了三儿子家居住。全村许多群众前来围观、拍手叫好,为村里其他家族做了榜样。

“党哩政策好,媳妇好,都好,四世同堂了,和孩子们住一块儿能天天看看重孙子,心里真高兴。你们今天都留在俺家吃饭……”在干部的引导下捅破了千百年来养的成的“习惯”这层心里隔膜,付玉兰老太太坐在儿媳妇刚刚铺好的大床上,终于道出了心声,笑得合不拢嘴。

蔚然成风

好媳妇尽孝开启新模式

相比李传万家比较富裕的情况,今年40岁的张芝头家则是个贫困户典型,张芝头也是押岭村公认的孝顺媳妇。她和丈夫李可生育3个子女,公公今年70岁,婆婆瘫痪在床10多年于2017年刚刚去世,婆婆生病期间,张芝头和李可以及出嫁的姐姐、妹妹合力为老太太尽孝的事全村都竖指称赞。

Tags:生病(17)独居老人(2)架子车(1)湖南气温(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周口郸城:好媳妇接公婆回家住高楼蔚然成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