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520link.cc

爱链网_信息网 > 河南信息 > 正文

红色铁流 光耀千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网络整理 2019-08-30 01:41

红色铁流 光耀千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镇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本报记者 邝西曦摄

红色铁流 光耀千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重庆市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雕像。

  刘政宁摄(人民视觉)

红色铁流 光耀千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记者在綦江区石壕红军烈士墓采访。

  王京华摄(人民视觉)

  渝南黔北,有个石壕小镇。镇子青山环绕,流水潺潺处,入眼是一座石木结构的风雨廊桥。

  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将士列队穿过这座3米宽的小桥,自贵州松坎进入重庆綦江。站在桥上,水面仿佛依稀映照出战士们行军的倒影。

  进占綦江石壕,佯攻重庆,红一军团借此成功牵制住川军兵力。这座百余年历史的小桥,自此烙下长征的印记,被后人称为“红军桥”。

  80多年前,红军将士在重庆留下了一串串的战斗足迹:很多人知道遵义会议,不一定知道最前哨在这里;很多人知道四渡赤水,不一定知道前奏曲在这里;很多人知道红二、红六军团,不一定知道会师在这里……三大主力红军先后进入重庆,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创建苏维埃政权,播撒革命火种。

  80多年后,记者再次踏上这片镌刻红色基因的热土,追寻那段光耀千秋的岁月。

  遵义会议的最前哨,四渡赤水的前奏曲——

  制造战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

  为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红军长征开启了重庆战场的序幕。1935年1月15日,红一军团一师二团抢先攻占綦江羊角,扼守尧龙山下的酒店垭关隘,监视附近川军动向。

  行进途中,红军与刘湘二十一军模范师三旅八团三营一连相遇,一阵激战后,击溃敌军,活捉了几十名敌人。“经过这次战斗,敌人退守到九盘子一带,遏制住川军进犯贵州遵义。”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铃说。

  遵义会议召开之后,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中革军委于1935年1月20日下达《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一军团明日应到达石壕口”,佯攻重庆,牵制川军。22日,迅速转道赤水,为四渡赤水制造了宝贵战机。

  站在石壕镇山上眺望,远方山谷间有条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红一军团8000余人就是从这里走到重庆的。

  4.5公里山路,记者走了两个小时。路依然保持着原貌,当地人称之为“红军路”。平均宽度只有几十厘米,非常陡峭,有些地方紧靠崖壁,有些地方需要手脚并行。

  行军非常艰苦。1月下旬正值寒冬,平均海拔800多米的綦江南部地区很冷。

  在石壕红军墓陈列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彭绍辉的《长征日记》描述了当时的情形:一军团于八时出发,一师前卫,二师后卫。全天尽是走山路,路滑不好走。部队到达石壕宿营,行程约55里。

  “綦江是遵义会议的最前哨,中央红军过綦江是四渡赤水的前奏曲。”虽然只有短暂的7天多时间,但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从前的酉阳县南腰界“猫洞大田”土坝,如今是修葺一新的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广场。“策应长征,军民携手共建根据地;会师仗剑,星火燎原映红苏维埃。”广场这副醒目的对联,讲述着那段激动人心的红色往事:1934年10月,红二、红六军团在此召开会师大会,万人攒动,红旗招展,雄壮的军号响彻云霄。

  别看这个广场不大,当年刚刚收割的稻田里密密麻麻站满了七八千名红军,群众遍布后侧的小山岗,用几根木头和木板临时搭建了主席台。会师大会上,贺龙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任弼时宣读了党中央发来的贺电,宣布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阐明了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意义及今后的任务。

  会师后,红二、红六军团根据中央指示,挥师进入湘西,开辟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长征。

  从此,红二、红六军团两支兄弟红军开始了团结战斗、胜利发展的新时期,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实现红军的伟大战略转移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

  宣传政策,播撒革命火种

  从酉阳县城出发,经过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一路穿山越岭,2小时后,终于抵达重庆市唯一建立过省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根据地:南腰界。1934年6月,贺龙率领红三军来到武陵山腹地的酉阳南腰界,建立革命政权,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Tags:军团(8)赤水(2)红军(9)綦江(4)革命根据地(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红色铁流 光耀千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