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520link.cc

爱链网_信息网 > 河南信息 > 正文

腊子口天险忆长征

网络整理 2019-08-30 01:43

原标题:腊子口天险忆长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通讯员 赵晓丽

迭部县腊子口,藏语意为“险峻的山道峡口”。它是甘川古道上一处险峻的天堑隘口,峡口如刀劈斧削,两边群山高耸,底部河水涌动。

“当年红军长征来到腊子口时,国民党军队早已设下多道防线,桥头有碉堡、机枪,桥后有碉堡群、弹药库。对于红军而言,若不尽快拿下腊子口,不但无法实现北上抗日的目标,还将面临被敌人合围的危险。凭着舍生取义的革命斗志,凭着实打实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红军最终攻下了这一天险,打开了通往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胜利之门。”迭部县原党史办主任谈俊昌说。

神兵天降夺天险

腊子口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当地谚语说“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

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在回忆录中写道:“腊子口当时的山口子只有三十多公尺宽,两边都是悬崖绝壁,右边绝壁下的腊子河,激流飞溅、汹涌澎湃,就在这绝壁激流间架着一座独木桥,桥上、桥西、桥东甘肃军阀鲁大昌不仅修有碉堡、阵地,还有几个团的兵力居高临下防守着。就连抓到的国民党俘虏都在说‘腊子口是天险,飞鸟可过、走兽难行,红军长官还是绕道走吧’。”

然而,腊子口却是当年红军长征北上的唯一通道。

“乌江、大渡河都没能挡住我们前进,雪山、草地我们也走过来了,难道我们能让腊子口给挡住吗?”“坚决拿下腊子口!”……在一军团二师四团政委杨成武主持的战前动员会上,红军战士们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斗志。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1935年9月16日,红军勇夺腊子口的战役打响。

当时,敌军在腊子口桥对面碉堡中架起机枪,用火力封锁桥面,红军在正面发起了多次强攻,都被敌人机枪扫射和手榴弹挡了回来。经过反复观察,红军侦察连发现了敌人防守的两个漏洞,一是敌人碉堡没有顶盖,二是敌人火力都集中在正面。如果能从绝壁爬上去,就能直接往碉堡扔手榴弹。

可是,陡峭的悬崖峭壁攀登起来谈何容易!关键时候,一位叫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自告奋勇站了出来,率先从敌人的侧后方攀登悬崖峭壁,并用绳索把战士们一个一个拉了上去。

“当年腊子口岩壁上有很多树枝,很多扔出去的手榴弹被岩石弹开或者挂在树枝上方,根本扔不进碉堡里面。”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文史资料研究员毛欢欢讲述说,情急之下,云贵川将手榴弹绑在腰间,顺着绳索慢慢下滑,当到达碉堡上方时不幸牺牲。

在腊子口战役中,像云贵川一样献出宝贵生命的红军战士还有很多。“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红军战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于9月17日凌晨全面攻克腊子口。

开仓放粮助红军

8月的迭部草木繁盛,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游人如织。在这里,珍藏着一枚“红军印”,记录了卓尼土司杨积庆在迭部崔谷仓开仓放粮帮助红军的故事。

这枚“红军印”,是1988年迭部县电尕乡村民翻修旧房时发现的。经过多方考证,印章的确是中央红军当年遗留在当地的。2002年,该印章被省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这枚印章为何在寻常百姓家?印章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后,国民党军阀鲁大昌命令杨积庆土司出动全部藏兵阻击红军,但杨积庆早已对国民党的腐朽和对人民的欺压恨之入骨,反而对红军充满好感。于是,杨积庆密令迭部仓官杨景华秘密召集会议,要求不要把枪口对准红军,不要阻击,开仓给粮食,让红军顺利过境,并组织百姓抢修了被国民党反动势力拆除的木桥、栈道。当年9月16日,杨积庆下令用崔谷仓五万斤小麦接济过境的红军,妥善安置流落红军200多人。

“红军当时将在崔谷仓所拿粮食和所属部队番号一一清楚地记在粮仓门板上,又将一些银元放在仓内,同时还写了一张借据,盖的正是这枚大印。后来大印遗失后,被仓官妻子收藏并保留下来。”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解道。

崔谷仓粮仓在红军最紧要关头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胜利突破天险腊子口战役奠定了物质基础,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随即把枪口对准了这位爱国土司。

腊子口战役之后,鲁大昌把失利的责任全部推卸到杨积庆身上,并以“开仓放粮,私通红军”的罪名予以加害。

1994年,甘肃省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甘南州还专门在卓尼县修建了杨土司革命纪念馆。

红军精神薪火传

Tags:碉堡(3)1933年(5)天险(2)迭部(2)腊子口战役(1)长征精神(1)伤病困扰(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腊子口天险忆长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