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www.520link.cc

爱链网_信息网 > 上海信息 > 正文

青岛取经上海 这次为何瞄准了现代服务业?

网络整理 2020-07-08 17:05

近日,一条特别的广告出现在了《文汇报》的头版显要位置,“让浦江潮涌胶州湾 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交流与合作对接会”。图中,青岛隔着大海,向上海发出合作的邀请。两座颇有渊源、气质相似的城市相会,大家十分关注。

7月5日,澎湃新闻推出的《百年长情,看五月的风拂动新上海滩》一文广为传播。文章提到,当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重新建立,青岛正试图以现代服务业为钥匙,寻找青沪合作发展的契合点,重启青沪两城的百年情缘。

7月6日上午,澎湃新闻的《青岛取经上海,昔日“上青天”再续前缘!》的报道再次引发广泛讨论。伴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在重塑城市服务业形态与气质的同时,也为青岛取经上海、角逐现代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借势“学习深圳、取经上海”的顶层设计,发力现代服务业,可谓恰逢其时。

青岛取经上海 这次为何瞄准了现代服务业?

百年前同为纺织业基地 沪青两城还有这份前缘

百年前,青岛与上海曾经有一段共同奋斗、共享荣光的情谊。文章提到,作为中国最早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青岛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形成了纱纺、印染、机械制作等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的体系,生产规模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天津第三),是国内三大轻纺工业城市之一。解放前夕,上海、青岛、天津三市棉纺织设备占全国70%左右,令青岛与上海、天津一起被誉为“上青天”,纺织工业基地的地位不可动摇,城市的经济发展排名也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始终处在全国前列。这个时期的中国城市格局,是属于上海与青岛的荣耀。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上海青岛,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青岛不再依赖纺织业,“五朵金花”等制造品牌开始崛起,纺织工业相继转移至其他地区,上海同样把重心开始向现代服务业倾斜。“上青天”也就渐渐淡出中国城市的发展舞台,变为陈年往事。

如今,经历时代变迁后的上海与青岛,因为现代服务业,终于等来了“再续前缘”的机会。

青岛取经上海 这次为何瞄准了现代服务业?

青岛干部上海求学 千里相会再续前缘

据了解,6月28日,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带队,多位市领导、局长组成的青岛市党政考察团启程奔赴上海,开启2个半月的实训之旅。

本次取经上海,对于青岛意义非凡。去年,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大规模选派干部赴深圳的大型企业、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体悟实训,用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

但“学深圳、赶深圳”里的“深圳”,既是深圳又不仅是深圳,“深圳”代表的是所有青岛发展所需的市场化、法治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所有值得青岛学习借鉴的,都是“学深圳、赶深圳”的榜样。

作为“学深圳、赶深圳”体系的一延伸和拓展,青岛做出了新选择:上海,现代服务业。本次实训主要突出干部专业化素质能力训练和提升,坚持“选专业的人、学专业的知识、去专业的单位、回来干好专业的事”。

本次实训的主题也更加突出:瞄准“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青岛亟需快速发展的重点专业领域,用心学习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科技中心建设和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提升干部的专业能力。

现代服务业 青岛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那么,为什么选择现代服务业?

百年前的中国,谁抓住纺织业的发展红利期,谁就能在当时的中国城市发展版图中,脱颖而出。但如今时代已变,特别是今年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格局开始发生根本性改变。后疫情时代,依赖港口经济、对外贸易的沿海地区城市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形势,尤其是以外向开放型经济为主的青岛。

青岛站在新起点,面对新使命,如何以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在胶东经济圈与山东高质量发展中昂起龙头,架起桥梁?

现在服务业或许能够给出答案。早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就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流城市的标志性产业。同为吃“开放饭”起家的上海,有许多值得青岛学习的地方。

上海是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佼佼者。据公开报道,上海通过近10年的侧重发展,服务业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1.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70%,已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Tags:上海(1939)服务业(28)青岛(353)现代(43)为何(130)瞄准(11)这次(44)取经(2)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青岛取经上海 这次为何瞄准了现代服务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